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。今天我們了解一下春節的由來與起源。
現在的春節,就是舊時的“年節”。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,古代稱之為元旦、元日,也叫“三元日”。元者,頭也。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,春季的第一天,又是正月的第一天,故稱為“三元日”。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,故又稱為“元朔”。
在民間,老百姓把這一天叫做年,或稱過年。春節是個很古老的節日,起源于史前人祭祝祈年的日子,在谷禾只種單季的古代,古人謂谷禾一熟為一“年”,五谷豐收為“大有年”,稍加引申,就把“年”當做了歲名。“年”末正值“秋收冬藏”與“春耕夏耘”之間的農閑時節,祭天祈年當是主要內容,故也叫一年為“一祀”。
如果上溯過年的起始時間,則應是我們的祖先掌握歲時歷法的時候。因為有了歲時歷法,每年的第一天才能有個確定的日子,這一年的第一天,也就是新一年的開始。這一天,人們當然要祈年和慶祝,這就是我們祖先的過年。據古代文獻記載,我國在夏代就已經有了歷法,因此,過年的習俗在我國已有四千年左右的歷史,而古人在今日普天同慶的春節期間過年,當始于漢武帝在公元前104年頒行的“太初歷”,“太初歷”將新年就定在正月初一,此后則歷代相傳。
至于開始把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,則不過是百年來的事。1911年辛亥革命后,各省都督代表會集南京,決定使用公歷紀年,規定公歷1月1日為元旦,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。至此,農歷正月初一,才被稱為“春節”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也決定采用公歷(即西歷)紀年,所以“春節”一詞也沿襲下來,并為國家公布的假期最長的節日之一。
幾千年來,農歷年越過越紅火,其活動內容既包括喜慶豐收,除舊迎新、迎春接福、家人團聚,也有祀神祭祖等。時至今日,除祀神祭祖等活動有所淡化外,年節的主要禮俗,都比較完整地得以繼承與發展,喜慶祥和成為現代春節的主題。過個歡快的中國年節,仍是華夏兒女的共同愿望,也是保持本土文化習俗的標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