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痢疾又稱血痢。其病原主要是豬痢疾密螺旋體,而彎桿菌及其他腸道微生物有助本病的發生。
各種年齡的豬均可發生,但小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,病豬及帶菌豬是主要的傳染源,康復豬帶菌率很高,帶菌時間可達數月之久。
康復豬經常隨著糞便排出大量病菌,污染飼料,飲水,豬圈,食槽、用具、周圍環境及母豬軀體(包括奶頭)。當仔豬出生后,通過飲食從消化道感染,在斷奶前后發病。
綜合觀察分析流行情況、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,可作出初步診斷。本病流行比較緩慢,初期以急性病例為主,3周后以慢性為主,以2-3月齡的仔豬發病較多,而且死亡率高。
臨床表現主要是血痢,稀糞內混有粘液或帶血,嚴重時排出的糞便呈紅色期狀。后期排糞失禁,衰弱死亡。大部分豬體溫正常,少數病豬開始幾天體溫可升高,但不超過41℃。
剖檢變化主要在大腸。可見大腸粘膜充血,出血、腫脹,腸內容物稀薄,混有粘液和血液,呈醬色或巧克力色。嚴重病例大腸表層粘膜壞死,形成假膜,或呈豆腐渣樣外觀。其他臟器無明顯病變。
確切診斷尚須進行細菌學檢查。可取急性病豬的新鮮糞便(最好為粘液)少許,直接抹片,用結晶紫染色3--5分鐘,顯微鏡檢查可見兩端尖密螺旋體樣微生物。每張抹片至少觀察10個視野,如多數視野里有3--5條密螺旋體樣微生物時,可作出診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