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公、母雞生理基礎不同,它們對環境條件和營養要求也不同,因此,在飼養過程中分別采用不同的飼養管理措施,充分發揮公、母雞的生產潛力,可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。
1、肉雞公、母雞生長速度不同
公雞生長速度快,母雞生長速度慢,一般6周齡時公雞比母雞重20%左右。
如果公、母雞混養,使體重分布不均,差異較大,出欄時間不一致,屠宰時不利于機械加工。所以,在生產上可以按經濟效益分期上市。
2、公、母雞羽毛生長速度不同
公雞長羽慢,母雞長羽快(農村養殖 http://www.ariesbear.com )。因此,公雞舍內育雛溫度可以下降快些,以促進羽毛生長。
3、對光照、飼養密度等的要求不同
一般公雞比母雞需要較弱的光照強度和較低的飼養密度,并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強。
4、公、母雞脂肪沉積能力不同
公雞沉積脂肪的能力差,母雞沉積脂肪的能力強。公雞比母雞更能有效地利用高蛋白質和賴氨酸,并且大部分轉化為體蛋白而快速增長,飼料轉化率高;而母雞采食多余的蛋白質在體內轉化為脂肪而沉積,飼料利用率低。
根據這一特點公雞應喂高蛋白質、高賴氨酸日糧。生產中公雞的蛋白質水平可提高到24%,并添加賴氨酸以提高飼料轉化率。
另外,公雞對鈣、磷、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需要量高于母雞;母雞蛋白質水平不應超過20%-22%,飼料中不添加或少添加賴氨酸,以降低成本,避免浪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