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房間面積、形狀和尺寸要滿足室內活動和家具合理布置的要求;二、門窗的大小和位置,應考慮房間出入方便安全,采光通風保溫良好;三、房間的構成應使結構構造布置合理,施工方便,還要有利于房間之間的組合;四、室內空間、以及天花、地面、墻面和構件等要考慮人們的審美要求。
從生理角度上說,人在住宅中生活,首先要保證有足夠的新鮮空氣,使人能夠很自然地呼吸。那么應該多大為好呢?據粗略計算,一個成年人每小時約需30立方米的新鮮空氣,因而應有的居住面積應為10平方米左右,這個面積可以保證居室內空氣清潔,安放必要的家具,并使人體有足夠的活動空間。同時,這樣大的居室空間也能滿足人的心理需求。客廳因為是全家人的活動中心,因而應在20 - 30平方米之間,農村很多家庭可能更大,有50 - 60平方米,這倒無所謂。臥室不能小于10平方米,但是最好也不要大干20平方米,否則就顯得過于空曠,不利于藏風聚氣。
把房間面積確定了下來,就得確定房間開間和進深的比例,這樣有利于充分利用面積和方便使用。比如門窗的位置、家具的布置等都要考慮,而不同房間有不同家具,這些事先都得設計好,否則住房建好了,突然發現家具不好擺放,或者擺放后房間的空間不夠了。同時要盡量把使用較多的房間安排在朝陽的一面。窗戶應盡可能居墻中,門則應靠角,有多個門時,要使其盡量靠近,使交通路線盡可能簡捷并少占使用面積。
在古代風水學中,有“正房寬敞出貴人”“堂屋有量不生災”的說法,可以看到,古人對住宅房屋面積、容積等也十分重視。“室大多陰,室小多陽,陰盛則陽病生,陽盛則陰病生。”也就是說,房間大小要適中。這樣才利于主人的生活起居。